当“可持续”成为叙事的笔锋,曾被遗忘的矿山余矿,便有了书写“大地艺术史”的可能。它们曾是开采狂潮后的沉寂遗迹,是矿渣堆积如山的生态负担,是“大地肌理”被粗暴剥离后散落的碎片。然而,在这看似废弃的伤痕里,却蕴藏着被忽视的重生密码——等待被唤醒的天然粗粝、原生张力,以及与大地的深刻联结。正是洞察到这种“弃物”中潜藏的艺术、生态价值与人本设计的深层联结,东鹏新材启动了“在地生成2.0”的蜕变之旅。
“在地生成2.0”,东鹏将目光聚焦在了湖口周边100公里的矿山,深挖、激活余矿的艺术化价值,最终将幻影灰、风化石、汉白玉等特色余矿转化为高固废占比(最高达69%)的系列产品,融合了在地关怀、艺术传承与前沿技术,通过产业协作与工艺创新实现资源再生,为城市可持续建设提供解决方案,让“大地的碎片”重获新生。